我军空中无人机亮相盛大阅兵,美媒惊叹:此领域美国尚未涉足

发布日期:2025-09-11 点击次数:195

9月3日,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中,揭示了不少新装备,令全球观众眼界大开,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里面有两款首次亮相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尤其令人瞩目。《战区》网站特别对这两款无人机做了详细分析,文章指出,中国最新型的无人作战飞机的出现,揭示了中美两国在这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差距既明显又在不断扩展。

从外观来看,这两款无人制空作战飞机用上了挺超前的无尾设计,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减小雷达截面,提高隐形能力。它们的外形非常光滑,线条流畅,机身大小跟歼-10C差不多,算是“战斗机级别”的,在无人机里显得特别大、特别先进。

美媒分析觉得,这两款无人机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它们的流线型机身、优良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加上配备强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都说明它们是高端的无人隐形战斗机。跟以往主要用来侦查或者低速打击的无人机不一样,这两款无人制空飞机更强调灵活机动和性能卓越,专门用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可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了。

报道还说,这两款无人作战飞机中的一架装配了像歼-20和歼-35那样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意味着它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和目标锁定技艺,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完成多重任务,比如空中作战和精准打击之类的事儿。

鉴于此,美媒推测,这两款无人制空战机或许能和歼-20S配合使用,形成“指挥官-执行者”那样的作战格局,也就是说,让歼-20S作为空中指挥的核心,操控多架无人机去完成那些危险性较高的任务。

不过,美媒的想法只是这两款制空无人机的其中一种功能,它们跟忠诚僚机还是有差别的,最主要的是自主作战的本事更强,于是在央视的解说里,没有把它们归到无人僚机的类别,而是单独称作制空无人机。

值得留意的是,这款无人机在阅兵当中一丝遮掩都没有,连起落架后头那个敞开的检修口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美媒觉得,这就意味着它很可能已经能飞了,甚至可能已经在测试或者服役的阶段了。

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在无人机技术方面走路早,但最近几年主要关注的还是“协同作战飞机”这个计划,强调低价、大规模制造的“忠诚僚机”概念,意在辅佐有人驾驶的战机。这些美国的无人机在性能上比不上中国的这款五人制空打飞机,设计思路也更偏向于节省成本和数量优势,而不是追求极致的战斗性能。

比如,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和安杜里公司搞得YFQ-42A和YFQ-44A这两个项目,前者在8月刚完成了首次飞行,后者预计在2026年能实现首次飞行。这些无人机主要是用来做有人战机的“低价配角”,在续航、机动性和隐身性能方面,跟中国的新式无人战斗机相比,差得远。以前美国在高端无人战斗机上的研究,比如波音的X-45C,早在2000年代末就被搁置了,相关技术也没怎么往实际应用里推进。

对此,美媒特别提到,中国这款无人战机的出现,暴露了美国空军在公开领域里一个明显的空缺——高性能的无人隐身战斗机。换句话说,这种先进的无人战斗机,是美国空军根本没涉足过的方向,连开始研究都没动手过,等于在这个领域里被中国一下子甩在了后头。

特别是在阅兵仪式上,这款无人战机被中国官方宣布为现役装备,而不是单纯的概念展示,这无疑让美国媒体觉得有点“被甩在身后”的紧迫感。

其实呀,除了无人驾驶的空中作战飞机之外,这次阅兵上展出的其他无人机,也都挺有料的。比如那两款无人僚机,它们能当成有人机的外部传感器和武器挂载点,和有人机协作,一起打仗挺给力的。

还有那款舰载无人直升机,能干预警、侦察、反舰、反潜啥的多任务。因为不用载人,体积可以大得少,适合装在吨位不高、没有机库的作战舰艇上,也方便移动。

总的说来,这次九三阅兵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咱们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飞快脚步,还反映出美国在某些方面慢慢落后的现实。中国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凭借那些顶尖的性能、隐形技术,还有合作作战的潜力,一下子让全世界看清楚咱们在军备研发上的硬实力。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和空战思想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咱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在军事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更加稳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