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破例赴华求援!关税大棒下,欧洲为何突然转向?

发布日期:2025-07-29 点击次数:186

这两天国际政坛炸了锅。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俩“欧洲大当家”,突然改了几十年的规矩,非要在北京办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

这事儿放在半年前都没人敢信——原本轮着当东道主的欧盟,如今连主场都不要了,眼巴巴跑到中国地盘上谈合作。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意思?

一、打破50年规矩,欧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7月24日这日子选得微妙。

眼瞅着美国对欧洲钢铝加征关税的“大棒”月底就要砸下来,欧盟急得直跳脚。

过去几年跟着美国后头对中国吆五喝六的欧洲,现在居然主动把峰会地点从布鲁塞尔挪到北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儿是开会啊,简直就是上门“求诊”。

欧盟这次低头,背后藏着两把刀。

第一刀捅在自家腰眼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前脚刚放话“欧盟补贴新能源产业违反规则”,后脚欧洲车企的股价就集体跳水。

第二刀更狠,俄罗斯天然气断供的旧伤还没好,美国液化天然气又卖出了黄金价,逼得德国工业巨头连夜开会讨论“要不要把生产线搬去中国”。

不过最让欧洲人睡不着觉的,还是中国手里的“稀土王牌”。

全球90%的稀土加工攥在咱手里,德国大众、法国空客的生产线要是断了这口粮,分分钟就得停产。

有外媒算过账:欧盟新能源车产业链一旦脱离中国,成本直接飙升40%。

难怪冯德莱恩来华前特意表态:“欧中不是制度对手。”这话听着耳熟不?

当年特朗普打贸易战时,欧洲可不是这么说的。

二、欧洲手里还剩几张牌?

现在看欧盟的家底,着实让人捏把汗。

军事上靠着北约混日子,经济上被美国割了韭菜还不敢吱声,科技领域除了老本行汽车制造,5G、人工智能这些新赛道全被中美甩开八条街。

更扎心的是,连传统能源命脉都被捏在美国人手里——美国页岩油厂商去年从欧洲赚走的暴利,够买下整个葡萄牙的国债。

有人调侃现在的欧盟像极了“夹心饼干”:上头压着美国的五指山,底下踩着中国的风火轮。

就拿这次访华来说,欧盟既要惦记着跟中国签贸易大单,又得看华盛顿的脸色。

英国《金融时报》爆过猛料:欧盟内部为了要不要在联合声明里提“中国产能过剩”,吵得差点掀桌子。

不过咱也别把人欧洲看扁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欧盟28国加起来还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这次科斯塔带来200人的商务团,明摆着要在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这些领域谈合作。

西门子总裁前几天私下跟媒体透风:“德国工业4.0要想活命,必须搭上中国制造的快车。”这话虽然扎心,倒是大实话。

三、中欧联手,真能撼动美国霸权?

中美欧这桌麻将打了十几年,如今可能要重新洗牌。

美国搞单边主义越搞越上头,关税大棒挥得欧洲企业哭爹喊娘。

中国这边倒是敞亮,上个月刚跟法国签了160架飞机的超级订单,转头又给德国车企开了新能源车补贴的口子。

眼下的局面透着股黑色幽默:美国逼着欧洲选边站,结果把盟友逼到了对手怀里。

有智库报告预测,要是中欧真能谈成投资协定,到2030年能给欧盟带来至少6000亿欧元的经济增量。

这数字啥概念?

够把希腊债务危机填平十次还有剩。

不过话说回来,中欧这对“临时搭档”能不能长久,还得看三件事:第一,欧洲能不能顶住美国压力,在5G和半导体领域跟中国深度合作;第二,乌克兰危机这把火能不能早点灭掉;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欧盟能不能整明白“战略自主”这盘大棋。

现在看,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倒是喊得挺响,但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怕是要被华盛顿的耳提面命搅黄。

结尾砸个硬核问题:

欧盟这次摆出“向东看”的架势,到底是真醒悟还是权宜之计?

要是美国突然宣布取消钢铝关税,欧洲会不会立马掉头?

咱评论区见真章——各位看官觉得,欧洲这次能硬气到底吗?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