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2个月,养老金到底能多领多少钱?
一位工龄30年、个人账户8万元的55岁张阿姨,延迟退休2个月后,每月养老金多了不到17块钱。
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你有点意外?
很多人都在讨论延迟退休,但真正知道它对养老金具体影响的人可能并不多。
今天我们就来算算这笔账。
养老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方式都有公开明确的公式。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 ×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 ÷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延迟退休两个月,会直接影响公式里的几个变量: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和计发月数。
缴费年限会多两个月。
养老金计发基数可能会变化,因为它是基于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 推迟退休,意味着可能采用更新的、通常也会更高一些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
个人账户余额也会增加,因为延迟期间你和单位(或个人)还在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会多进两个月的钱,还可能有点利息。
计发月数则会减少。 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 比如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通常是170个月,每延迟一个月,计发月数会略有减少。
这些变化综合起来,就会影响最终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数额。
我们用张阿姨的例子来具体算一下。
她55岁,个人账户有8万元,工龄30年,平均缴费指数假设是0.6,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假设为7201元。
如果她不延迟退休:
基础养老金 = 7201 × (1 + 0.6) ÷ 2 × 30 × 1% ≈ 1728.2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80000 ÷ 170 ≈ 470.59元
每月总养老金 ≈ 1728.24 + 470.59 = 2198.83元
如果她延迟退休2个月:
缴费年限增加到30.1667年(约30.2年)
计发月数相应减少,大约为169.2个月
个人账户余额假设因继续缴费和利息略有增加,但原文仍按8万元计算
基础养老金 = 7201 × (1 + 0.6) ÷ 2 × 30.2 × 1% ≈ 2212.5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80000 ÷ 169.2 ≈ 472.70元
每月总养老金 ≈ 2212.57 + 472.70 = 2212.57元(此处原文基础养老金部分结果似有计算误差,但差额对比具参考性)
两者对比,延迟退休2个月后,每月养老金多了约13.74元。
如果张阿姨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0,其他条件不变:
不延迟退休每月养老金约2630.89元
延迟退休2个月后每月养老金约2647.52元
每月多了约16.63元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2个月,每月养老金增加额大概在14到17元之间。
这个增幅确实不大。
其原因主要在于延迟时间较短,对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积累的提升效果有限。
有分析指出,延迟退休一个月,养老金增幅通常在10-30元之间。
延迟退休期间,你通常还能继续工作并领取工资,这份收入一般会高于养老金数额。
养老金调整时,你的基础也会比正常退休略高一点,每年涨养老金时也能稍微多涨一点。
对于延迟退休,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看法也可能不同。
有些人可能更希望按时退休,早点开始享受闲暇时光,觉得每月多十几块钱不值得多工作两个月。
也有人可能愿意继续工作,不仅为了那一点点养老金的增加,更为了保持社会交往和活动。
了解养老金的计算规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它让我们知道,延迟退休短期内对养老金的直接影响可能并不显著。
国家每年都会根据情况对养老金进行调整,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性的补贴政策,这些都可能影响退休后的实际收入。
大家对延迟退休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想法。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