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触顶还是深渊起点?股市预言家警告:上涨20%后或暴跌80%

发布日期:2025-10-09 点击次数:67

华尔街从来不缺故事,更不缺一些“看涨到月球”的预言,还有那些犀利得让人发冷汗的“末日警钟”。最近,素有“股市预言家”之称的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又出来放话了,这位以一次次精准预测市场崩盘著称的对冲基金天才,把美股未来的走势描绘得像是一出惊悚片,他说市场先涨20%,然后……猛地下坠80%。这不禁让吃瓜群众一边盯着自己账户的收益率,一边开始后背冒冷汗:这黑天鹅,是扑棱扑棱翅膀准备起飞了?

如果你刚巧对“黑天鹅基金”不熟,简单说,这家机构的工作内容就像保险公司,只不过他们不是给房子或者车上保险,而是专注收购各种市场恐慌的时候才管用的金融工具。听起来怪?实际上这套玩法在几次金融危机中效果不俗,2008年次贷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暴跌,这家基金都赚得满盆满钵。用马克自己的话说,从罕见但影响巨大的尾部风险事件中赚钱,是他们的职业使命。

而这次,这位金融风险的“捕手”有点耸人听闻地预测:美股先涨标普到8000点的高度,让人觉得牛市永不落,然后就是一场类似1929年股灾的大崩盘。80%的跌幅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直接把今年以来标普累计上涨13%的成绩撕碎得连片瓦都找不到。马克还特别点了句:当前这种乐观情绪,就像是给大家讲了个“金发女孩”童话,温馨美好,但等故事结束了,一只大黑熊可就扑上来了。

讲真,美股今年的表现确实令人咂舌,特别是在美联储完成了一轮降息后,赌场都吵得不可开交:到底是继续All in,还是赶紧撤离?然而,斯皮茨纳格尔的观点不无道理。经济学从来讲究一个“平衡木”理论,美联储宽松政策支撑的经济复苏无法永续,而利率从疫情时期的大放水到今年的大幅调升,其“滞后效应”或许正悄然逼近。举个更接地气的大白话:救急药片吃多了,你还得留心副作用。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市场总是有两种声音,在马克喊风险时,另一边仍不乏“涨到飞起”的看涨派。甚至有乐观阵营表示:“美股涨到8000点还差20%,那不是轻轻松松?”对冲风险是没错,但赌涨也能赚钱,何况人们向来的心理模式都是“问题不过是暂时的”。

冷静下来细想,这场辩论更像是一场博心理博弈的闹剧。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听信于过度悲观或乐观,似乎都容易让你成为一颗被收割的“韭菜”。或许,真正的智慧是在繁花似锦的市场背后,问三个问题:我手里筹码的“底气”从哪来?未来经济的波动对我有多大的杀伤力?资产配置是否及时减震?

正如马克所说,“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具体时间,但它的到来却极具规律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宽松超调让系统中积累的风险无处不在,而高利率将某些“隐藏危机”逼到了前台。所以,与其纠结明天是飞鸟会高歌还是悬崖塌方,不如趁这个当口做点防护工作。

风险与机遇永远是市场的双生花。你永远无法找到绝对的答案,只能平衡自己贪婪和恐惧的心理。问题是,当牛熊剧烈轮换后,我们还在场上喝彩,还是坐在断崖下,望着账户止不住摇头?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