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了OpenAI的Mark Chen和Jakub Pachocki在a16z的一个分享,他们现在不太聊模型打榜了,一门心思在搞能创造真实经济价值的Agent。
其中一个方向就是autonomous research,能自主发现新的idea,不仅能自动化机器学习本身的研究,更能去探索其他科学领域。
具体到细节没有多说,但是最基本的自己读论文、提假设、设计实验、验证想法应该都会囊括进去。
考虑到现在AI一周一个样,今年也有像agent laboratory,AI researcher,还有各种science discovery的agent工作,我一听这个就联想到SDE的现状。
一波pandemic+ai下来,以前10个人的team,现在可能就两三个顶尖的带着AI干,活儿还又快又好,start up人手配置一个200刀的agent,好多人不知不觉就被“优化”了。
那,科研圈会不会是下一个?以后对个体来说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呢,风格,品味,想象力,大局观,执行力,还是什么?
感觉ai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反而把节奏变快了,把心变焦虑了。
虽然像我一样的普通人点一下鼠标就能生成精美的图片和视频,但却不具备画师的审美和导演的专业技能。
现在用bolt一句话就能生成一个网站,但本身就对软件工程一窍不通的也只能停留在生成网站第一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生成的一堆乱七八糟的代码一句都看不懂。
还有很多小白第一步要学习的甚至都不是ai,而是windows,他们最常用的是手机而不是电脑,打字得看着键盘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一般的软件都不会用,更别说跟魔法一样的ai,什么ai浏览器,agentic,mcp,Gemini cli,comfyui,扣子…....
据说现在在创业圈,有个赛道叫作“ai裁员”。
是的,指的是会用ai搭建工作流的去帮小老板搭个agent自动化一些流程来替代人力。
所以,除了砸了碗,ai给普罗大众带来了什么?所谓的vibe researching会不会就是学术圈的“ai裁员”,最后可能一个十几人的大组,以后只需要招两三个phd student来vibe researching就可以了?
到头来软工,科研,其他岗位,统统被优化一遍,只能说pathetic。
🔧可使用ArxivSub查找更多论文
📬ArxivSub: arxivsub.comfyai.app(内测)
LLM全英文教程: comfyai.app
#arxiv#大语言模型#每日论文#医学影像#多模态#agent#医学图像#LLM#智能体#bench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