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全球两大反美“硬骨头”——印度总理莫迪和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竟在24小时内接连宣布访华,定于8月31日齐聚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
这场面,堪称中俄印伊“抗美四巨头”历史性同框!
莫迪上次踏足中国还是7年前,如今顶着美国50%的关税重压掉头向东;伊朗总统更是带着防空重建计划和中东火药桶难题直奔中国谈判桌。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7月对14国疯狂加税,甚至威胁“谁敢不用美元就收100%关税”。
2025年7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突然宣布:对金砖国家加征10%惩罚性关税,任何支持金砖“反美政策”的国家额外加税10%。
次日,他致函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对巴西所有商品征收50%关税,理由是巴西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此前,印度已被纳入50%关税名单,钢铁和农产品出口遭受重创。
1月特朗普刚上任就签署行政令,对14个国家加征25%-40%关税,并威胁金砖国家若推进新货币计划,将面临100%关税。
但各国反应远超特朗普预期:日本经济大臣24小时内向WTO起诉美国,并对美国农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韩国针对美国汽车和农产品加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组成“关税统一战线”;欧盟则准备了价值21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
7月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 11个成员国和10个伙伴国发布联合声明,痛斥美国单边关税“破坏全球贸易”。
巴西总统卢拉在记者会上怒斥:“世界不需要皇帝! ”。
这些国家手握三大反制武器:
经济硬碰硬:多国制定报复清单,锁定美国大豆、汽车和波音飞机。 若美国执行关税,巴西将对中国开放85%牛肉市场,印度对美制药出口转供非洲。
金融去美元:中俄石油天然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突破90%;巴西用雷亚尔直接购买印度药品;南非以兰特结算俄罗斯原油。 金砖新开发银行正构建独立支付系统,计划2026年取代SWIFT。
数据主权战:为防止美国窃取数据,金砖国家强制要求跨国企业本地化存储数据。 中国试点“数据跨境安全评估”,美国科技公司传输数据需先审批。
8月7日,印度外交部确认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访问中国,出席天津上合峰会。 这是莫迪时隔7年再度访华,也是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最高级别接触。
促使莫迪转向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的背刺。
7月,美国对印度钢铁加征25%关税,叠加此前能源税,总税率达50%。 印度纺织业因此损失20亿美元订单,汽车厂因稀土断供被迫减产。 内部评估显示,若关税持续,印度2025年GDP增速将从6.3%暴跌至4.7%。
经济现实迫使印度重新权衡利益。 2024年印度对华贸易额达1460亿美元,超过对美1100亿美元。 中国供应印度70%稀土原料,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依赖中国关键矿产。
就在莫迪宣布访华后24小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于8月7日证实:总统佩泽希齐扬将同期访问中国,重点推进《中伊25年全面协议》。
伊朗此行带着三大紧迫任务:
能源突围:特朗普重启对伊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量骤降40%。 中国目前吸收其70%原油出口,但需稳定人民币结算通道。
防空重建:2025年4月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暴露其防空系统漏洞。 伊朗国防工业急需外部技术支持,计划采购中国雷达和导弹拦截装备。
打破孤立:美伊核谈判因以色列袭击陷入僵局。 伊朗试图借上合峰会向国际社会传递“非孤立”信号,并寻求中国调停巴以冲突。
8月31日,天津将迎来上合组织成立以来最特殊的峰会。 除东道主中国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确认出席。 这是四国领导人首次在多边平台同台。
议程直指美国软肋。
俄罗斯提议建立“俄油-印度炼化-伊朗港口中转-人民币结算”链条,规避西方制裁;巴西总统卢拉推动金砖国家制定集体应对方案,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同步加税;伊朗提出联合军演意向,中俄印探讨情报共享机制应对地区威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连锁反应。
摩根大通测算显示,若全面加征10%关税,美国GDP将萎缩1.2%,失业率升至6%。 波音公司因供应链断裂取消37架客机订单,福特汽车在印度市场份额被中国车企抢占15%。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累计抛售5577亿美元,持仓量从1.3万亿骤降至7654亿美元。 同时,中国增持黄金储备约600吨,削弱美元抵押资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