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2025年暑期档竞争激烈、类型丰富,在主流商业动画日益倾向3D建模的当下,两部坚持传统二维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和《浪浪山小妖怪》脱颖而出,凭借强烈的风格辨识度与稳定的观众口碑,在票房和影响力上实现双突破。截至目前,两部影片总票房均已超过2亿元,豆瓣评分双双超过8分,成为市场与观众双重认可的“爆款”。
它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主义”的胜利,它们的口碑是建立在长时间打磨、独立美学探索与文化精神表达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六年磨一剑”的《罗小黑战记2》,还是延续《中国奇谭》精神气质的《浪浪山小妖怪》,都以自己的方式证明,国产二维动画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罗小黑战记2》:六年沉淀,慢工雕琢精品
近期,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上映,豆瓣评分8.6,票房突破3.6亿元,成绩背后一方面是IP本身的粉丝热度,另一方面则是影片“六年磨一剑”的用心制作。
作为二维原创国产动画的经典IP,《罗小黑战记》系列首部大电影于2019年上映时便以萌趣治愈画风与新颖剧情设定收获大批观众认可,最终票房达3.15亿元。
在首部获得上佳票房之后,出品方并未抱着赚快钱的想法着急推出续集,而是花了六年时间打磨内容与画面。制作方披露,影片手绘、原画超20万张,1分钟画面需绘制700余帧,这种细致的描绘使得片中的大场面流畅又震撼。影片也没有一味追求主流的3D动画,仍然以传统二维技法展现中国味道,形成了独特的新国风美学体系。
影片在延续前作治愈温暖基调的同时,在叙事格局上也实现了提升,围绕小黑与师父无限以及新角色师姐鹿野,讲述了师徒三人在新的冒险中共同成长的故事。
“罗小黑”系列作品的“慢”创作风格,在当下的“快时代”是一种挑战,主创靠用心制作的诚意和创新留住了观众。有观众评论,这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展现了国产动画的无限可能。
《浪浪山小妖怪》:另辟蹊径,重塑西游新篇
2023年,《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在互联网平台播出,一下子就成为当年的国漫热点。其中备受关注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单集即突破1亿播放量。
8月2日,《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公映,上映4天,票房突破2亿元,这部由《小妖怪的夏天》原班团队打造的动画电影在开辟了一条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线外,也再次赢得了市场和口碑。
在中国电影史特别是动画电影史上,有魔幻色彩的《西游记》可能是创作者们取材次数最多的古典小说。此次主创将目光投向那些在原著中从未被提及,没有名字的小妖们。
影片讲述了小猪妖和蛤蟆精因得罪大王洞妖王被迫出逃,听闻唐僧师徒传奇故事后,以“西天取经得道长生不老”为目标召集了黄鼠狼精与猩猩怪,异想天开地假扮唐僧师徒,扛着没有法力的木棍、钉耙,牵着跛脚的白马,穿着化缘来的袈裟,踏上笑泪交织的西行之旅。
这部二维动画电影创新传承“中国动画学派”的艺术气质,将水墨写意的意境与工笔细腻的细节完美融合,著名动画人周克勤盛赞:“二维动画的艺术性和绘画性无可替代,它能更好地承载导演的美术追求,中国动画不能没有二维形式。”
目前,专业平台对于《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预测接近10亿元。如能实现,它将超越《大鱼海棠》登顶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榜首。
相关链接
《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在省博开幕
本报讯(通讯员 李恬怡 记者 俞倩)近日,《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此次展览旨在为观众提供一个独特的线下体验机会,沉浸式感受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的首部动画电影,由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团队打造,在短片同一世界观框架下开启了发生在“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本次展览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基底,将电影内的角色、场景以及剧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浪浪山奇幻世界”,让观众切身感受作品想要带给大家的文化底蕴以及国风基因。
步入展厅,观众可以现场见证浪浪山小猪妖住所、双狗洞等标志性场景,重温小猪妖离开浪浪山、“拼好团”西天取经的故事,并通过互动游戏亲身体验与小猪妖团队一同冒险的乐趣。展览现场还设有精美场景设定画稿展示、拍照打卡互动区域、集章打卡区域以及周边展示等,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
本次展览为收费展,将展至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