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那5000枚导弹,真不够咱们三礼拜造的!"华盛顿智库CSIS那份报告刚出炉,就在五角大楼炸开了锅。这帮穿西装打领带的军事专家掰着手指头算账:要是真在台海干起来,美军仓库里那些标着"Made in USA"的远程导弹,怕是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
军工复合体那帮人可精着呢。你看俄乌战场上,"毒刺"导弹的价钱跟坐了火箭似的,从两万五美金直接飙到四十万。RTX公司的老板们数钱数到手抽筋,全美31个州的军工厂昼夜不停赶工,流水线上的工人加班费都拿了三倍。现在这帮军火贩子又盯上了台海这块肥肉,智库报告里明里暗里都在推销——"对抗解放军得用最新款导弹",这话术跟卖保健品的套路一模一样。
红海那边早露了馅。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才值几个钱?美军愣是用单价两百万的防空导弹去拦截,跟拿金饭碗要饭似的。库存消耗速度比华尔街股票跌得还快,逼得海军把压箱底的AGM-154都掏出来了。这玩意儿本来是给台海准备的"秘密武器",现在全砸在沙漠里听响。五角大楼的采购主任急得直跺脚:"再这么造下去,咱们拿啥跟中国拼?"
西太平洋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解放军这些年攒的家底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无人机就能组个"蜂群战术"。美军推演室里,参谋们盯着屏幕直嘬牙花子:拦截一架无人机至少两枚导弹,按这个消耗速度,仓库里那点库存真不够塞牙缝的。有个退役海军中将私下嘀咕:"咱们的导弹生产线现在跟老牛拉破车似的,中国那边可是高铁速度。"
更绝的是台湾当局那帮人。看到美国智库报告就跟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赶紧打报告要买新导弹。军火商们早把价目表准备好了,最新款导弹后面跟着的那串零,看得台军后勤部长眼镜片都裂了。岛内网友在论坛上吐槽:"这哪是买武器,分明是交保护费!"
军工复合体的算盘珠子都快崩脸上了。CSIS的报告里特意用加粗字体标出"中国导弹库存是美军五倍",这广告打得比电视购物还直白。有个参与兵推的专家不小心说漏嘴:"其实我们更担心中国的生产能力——他们造导弹的速度,比我们点外卖还快。"
太平洋两岸的军工厂正在上演魔幻现实。美国这边工人抱怨"时薪还不够买杯星巴克",中国那边的智能生产线已经实现"下班前扫码领导弹"。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看着卫星照片直发愁:福建沿海那些新建的厂房,顶上全装着防侦察伪装网,谁知道底下藏了多少条自动化生产线?
最让华盛顿睡不着觉的是时间差。美军补充库存要等国会吵架、预算审批、工会谈判,整套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解放军那边早玩起了"云制造",哪个型号消耗快,手机APP上点两下就能调整生产线。有个退役情报官苦笑着比喻:"这就好比咱们还在用传真机下单,人家已经搞起直播带货了。"
台湾海峡的风向越来越有意思。美国航母每次来晃悠,解放军就秀一波导弹齐射。岛内军事专家偷偷做对比实验:同样拦截无人机,美制系统要打三发,中国装备一发入魂。军火商们急得跳脚,连夜修改广告词:"最新款导弹拦截率提升0.5%"。
西太平洋正在上演的这场"军备马拉松",胜负手早就不是仓库里存了多少货。有个参加香山论坛的老将军说得实在:"现在比的是谁家工厂的机器转得更快,这道理跟开饭馆一样——食材再贵也得现做现卖不是?"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