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来了,
只是这回的博弈不是在军舰和导弹上,而是在金融、矿产和技术标准上。
就比如昨天(10月3日),一条看似“经济新闻”的不起眼消息,却在国际政治层面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BNDES)当天正式宣布,将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设立一支规模达10亿美元的双边投资基金,重点投向能源转型、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以及关键矿产等领域。巴西出资4亿美元,中国出资6亿美元,基金预计在2026年正式启动。
这意味着什么?
这1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看上去不算惊人。但在中巴关系的大棋盘上,它的意义远不止数字本身。要知道,2024年中巴贸易额已经接近1900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这次中巴携手设立基金,不只是投资项目那么简单,而是双方在全球金融与产业格局中联手打出的一张“制度牌”——一种完全绕开美国体系、由全球南方主导的新型合作模式。
说得明白点,这是要以点带面,准备全面开挖美元的“墙角”了。
更让华盛顿坐立不安的是
——这一合作恰好发生在美国对巴西加征50%关税的敏感时刻。
2024年7月,美国突然对巴西挥舞关税大棒,试图施压这个拉美最大经济体选边站队。结果呢?巴西总统卢拉直接硬怼美国“干涉内政”,转身就给了中国183家巴西咖啡企业直接出口许可。
更关键的是,这可不是什么临时起意的决定。根据BNDES官网和巴西媒体《经济价值报》(Valor Econômico)的报道,双方早在今年2月就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经过数月的谈判才正式官宣。换句话说,这场“突然宣布”的背后,其实是早已筹备多时的精密布局。
看看资金方向就清楚了。
根据BNDES发布的官方声明,基金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绿色基建和高新技术。这些方向,恰恰是美国和西方资本最敏感、最焦虑的领域。特别是“能源转型”,长期以来都是欧美资本把控的战略高地。而如今,中国和巴西选择以平等合资的方式,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与数字产业链发展,这相当于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格局之外,另起炉灶。
更让人玩味的是结算方式。
虽然双方没有公布细节,但据巴西环球网(Globo)与路透社的报道,BNDES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协议中已明确将探索人民币计价与本币结算机制。这意味着部分投资可能不再依赖美元。
BNDES报道里也提了一嘴“该基金将主要以巴西雷亚尔运营,这突显了其支持国内市场融资同时减少对外部货币波动的依赖的承诺”,这基本上就是明示将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了。
这在拉丁美洲,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过去几十年,美元结算是整个南美贸易与融资体系的唯一选项。而现在,巴西这个美洲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亲手打开去美元化的大门。
美国对此当然看在眼里,却几乎无能为力。
巴西不是阿根廷、也不是委内瑞拉,美国无法用制裁或外交压力轻易“拉回来”。更关键的是,这次的合作完全合法合规,不涉及军事、政治敏感领域。
换句话说——中国用人民币、清洁能源、AI技术,悄无声息地在美国的“后花园”挖下了第一锹。
而且这场合作的目标很明确、逻辑也很清晰。
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资源供应链,尤其是在新能源时代关键矿产方面。而巴西,正急需摆脱对西方金融体系的过度依赖,发展自己的绿色工业与高科技产业。双方的利益高度互补——中国带来技术、资本与市场,巴西提供资源、地理位置与政治空间。相比西方贷款附带的种种政治条件,中国的合作方式显得格外务实,也更受欢迎。
这种“双赢式合作”的模式,其实是“全球南方”国家长期渴望的那种——不附加政治条件、不以债务为枷锁,而是真正的互利共赢。这正是这支基金的最大意义所在。它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
它宣告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南方国家可以不靠IMF、不靠美元,不靠美国的“援助计划”,依然能走出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以后的史书上,这次的双边合作基金,地位恐怕不低
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美元和金融体系维持全球主导地位。IMF、世界银行提供贷款,却附带苛刻条件;美元霸权控制能源与贸易结算,使得全球南方国家在产业链上被迫“为美元打工”。而如今,中巴这支10亿美元的基金,哪怕只是个雏形,也象征着一个新秩序的萌芽——一种不再以美元为核心的合作体系,一种以发展为目的,而非以控制为目的的国际关系。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美国的财经界和媒体在这条新闻发布后几乎保持沉默。它不是因为无所谓,而是因为“无法阻止”。你不能制裁一个合法的基金,也不能指责一个主权国家和另一个主权国家搞基础设施投资。中国这次没有派军舰、没有发表政治宣言,只是用一支基金,悄悄地在国际金融版图上挖下了美元霸权的一块地基。
美国或许还没意识到,它最担心的事情,正在自己的后院悄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