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女篮惨败21分后,李缘2分3失误空篮不进!宫鲁鸣用她到底图啥?

发布日期:2025-10-08 点击次数:175

2025年9月,主力后卫李缘在23分钟的上场时间里,4投仅1中,交出2分4篮板4助攻的数据,伴随3次失误,甚至在比赛最后关头上演了上空篮不进的尴尬一幕。 球迷的质疑声瞬间淹没了赛场。

然而,面对如潮的批评,主教练宫鲁鸣的选择让许多人看不懂:他坚持将李缘列入首发阵容。 这一切的疑惑,在几天后U16女篮亚洲杯的一场惨败中,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2025年9月23日,中国U16女篮在亚洲杯小组赛中以57-78的比分惨败给日本队,整整输了21分。 比赛的过程像极了成年国家队此前失利的翻版。 球队核心李沅珊虽然拼满了全场40分钟,但在日本队的针对性防守下,她20次出手仅命中5球,效率大跌。 日本队对她的防守策略极其明确:持球时立刻两人贴防,投篮时全力封堵出手空间,甚至在她无球跑动时也死死缠住,尽可能不让她接球。 首节比赛,李沅珊6投1中,三分球3次尝试全部偏出,仅得6分,中国队的进攻也随之陷入停滞。

中国队的进攻过度依赖李沅珊这个单一强点。 全队62次出手,李沅珊一人就占了20次,比例高达32.2%。 除了她和孙晗昀(得到13分),队内再无其他球员得分上双。 一旦李沅珊被限制,整个队伍的进攻体系几乎瘫痪。

更大的问题出在后卫线上。 中国队的后卫们在日本队的紧逼防守下,连平稳将球带过半场都显得十分艰难,遭遇逼抢时容易失误,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在防守端,她们脚步移动缓慢,屡屡被日本球员一步突破,成为了对手重点攻击的突破口。 日本队的15号球员竹内美也,尽管身高只有1米61,但凭借其飞快的速度和出色的人球结合能力,彻底打穿了中国队的防线,让防守者无可奈何。

日本队虽然三分球命中率并不高(全场24投仅5中),但她们凭借快速的反击和转换进攻完全掌控了节奏。 她们利用中国队的失误得到了20分,而中国队利用日本失误仅得4分;在快攻得分上,日本队以10-2遥遥领先。 中国队身高占优,但运动天赋和应对快节奏比赛的能力明显不足,选人上也存在对持球突破和组织型后卫的忽视。

第三节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中国队单节崩盘,被日本队打出了24-12的攻击波。 日本队不断提升防守强度,造成中国队失误增加,随即利用这些失误发动快速反击,迅速将分差拉开到10分以上。 尽管李沅珊试图用三分球稳住局势,但手感不佳的她难以持续输出,全场比赛她三分球13投仅3中。

赛后,失利的沉重和憋屈感弥漫开来。 U16的这场败仗,仿佛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女篮在后卫线上长期存在的困境。 也正是这种背景下,宫鲁鸣指导坚持使用李缘的决定,才有了更复杂的解读维度。

李缘近期的状态确实低迷。 除了热身赛的挣扎,在之前的亚洲杯上,她五场比赛中有三场得分挂零,场均仅有1.6分。 看到她在场上处理球犹豫、进攻乏力,甚至出现离谱失误,许多球迷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非要坚持用她?

宫鲁鸣指导有自己的考量。 他看中的是李缘拥有的大赛经验。 尽管只有25岁,但李缘已经参加过两届奥运会,见识过世界顶级大赛的场面。 教练组也认为她的速度和防守积极性能够在比赛中有效消耗对方的主力后卫。

但这或许并非全部原因。 有分析指出,宫鲁鸣指导的这一决定,蕴含着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布局的长远考虑。 等到那时,目前队中的核心后卫王思雨和杨力维将年满33岁。 而28岁的李缘正步入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教练组希望她能通过现在的磨练,在未来接过球队后卫线的重任。 这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尽管当下可能需要付出一些“学费”。

宫鲁鸣指导本人也曾解释过他的用人思路。 他表示国际大赛的对抗强度和压力是国内比赛无法模拟的,年轻球员必须亲身经历这种考验才能真正成长。 他将李缘放在首发位置,是希望她从第一分钟就能感受这种最高强度的氛围。 他看重李缘的战术执行力和防守积极性,认为不能仅用得分来衡量一个控卫的价值,她在场上梳理进攻、带动防守的作用,有些是数据无法完全体现的。 他坦言,中国女篮的未来需要年轻球员尽快挑大梁,“现在多交一些学费,是为了将来能收获更多。 ”

目前中国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 在杨力维、王思雨等老将休假调整时,后卫线上的人选确实捉襟见肘。 面对实力不俗的对手,教练组在用人上需要权衡短期战绩和长远发展。 给予李缘更多的信任和上场时间,也是在现有条件下的一种选择。

U16的惨败和成年国家队的用人争议,共同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中国女篮在后卫人才的培养上,似乎与日本等对手出现了差距。 日本队拥有多名像竹内美也、田中心这样的后卫,她们身高或许不占优势,但凭借出色的速度、人球结合能力、赛场洞察力和投篮稳定性,成为球队“小快灵”体系的核心发动机。

反观中国女篮,无论是成年队的李缘还是U16的后卫们,暴露出的问题往往集中在控运传的基本功、比赛阅读能力、对抗下的技术处理以及关键时刻的稳定性上。 这不仅仅是某一个球员的问题,更反映了在后卫选材和培养理念上可能存在的一些倾向,比如或许过于侧重身高,而在培养技术细腻度、篮球智商和创造性方面有待加强。

宫鲁鸣坚持相信李缘,是在球队新老交替和后卫线人才短缺的背景下,一种带有长远目光的抉择。 这其中有无奈,也有期望。

#热问计划#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