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6传统三国华容道大方块在中间列处布局采用简单的b~d 型分类的失效

发布日期:2025-10-10 点击次数:94

第563篇。

一、0~5横式的传统三国华容道的真赢局p和q型的分类

在《33.1无(0)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侧入式p和q型真赢局分类容易但直下式的困难》、《33.6二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侧入式p和q型真赢局分类容易但直下式的困难》、《33.11四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侧入式p和q型真赢局分类容易但直下式的困难》章节,说明在0、2、4横式中,侧入式p和q型真赢局的分类容易,但直下式真赢局的分类困难。

在《33.3一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直下式中的非W型真赢局的p、q型分类困难》、《33.8三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直下式中的非W型真赢局的p、q型分类困难》章节中,说明在1、3横式中,侧入式p和q型真赢局分类容易,w型自身左右的真赢局因为自成体系不涉及p、q型分类,而非W型真赢局的p、q型分类困难。

在《33.13五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只有侧入式p和q型的真赢局其分类容易》,因为5横式华容道布局的真赢局只有侧入式,而无直下式的真赢局,当然也就不存在直下式的自身左右对称或不对称的真赢局,所以其分类是容易的。

以上说明,0、1、2、3、4、5横式的传统三国华容道的真赢局p和q型的分类,只有5横式是简单的、容易的,其他0、1、2、3、4中都遇到困难。

有关的b~d型或p~q型、M型布局的分类,在《8.1 b~d型的镜像华容道布局》和《8.2 b~d型的镜像华容道布局对应的镜像解法》、《8.3 M型自身左右对称的华容道布局及镜像解法》章节中有详细的讲述。

二、0~5横式的传统三国华容道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

在《33.2无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33.7二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33.12四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章节中,因为0、2、4横式无自身左右对称的布局,所以除了大方块侧入式到达在赢局位置处的p和q型的真赢局是容易分类外,但0、2、4横式中的真赢局个数分别相对该横式中间列布局之和的占比都不高。另外,其他的直下式的真赢局和假赢局的p和q型的分类困难。所以,综合而言,0、2、4横式中除了侧入式的真赢局外,其他的在中间列处的布局的b~d型分类都困难。

在《33.4一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1)》、《33.5一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2)》、《33.9三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1)》、《33.10三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2)》、《33.14五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1)》、《33.15五横式传统三国华容道布局的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困难(2)》章节中,因为1、3、5横式有自身左右对称的布局,而自身左右对称的布局是M型的,是自成一体的,其不涉及b~d型的分类。所以在1、3、5横式除了大方块侧入式的真赢局是容易分类外,另外除去自身左右对称的M型布局。

但1、3、5横式中的侧入式的真赢局个数与自身左右对称的M型布局之和,相对1、3、5横式大方块在中间列布局之和的占比不高,所以1、3、5横式中, 1、3、5横式大方块在中间列处其他的布局的b~d型分类都困难。

综合以上,0、1、2、3、4、5横式中,大方块在中间列处的布局的b~d型分类困难。

三、0~5横式的传统三国华容道大方块在中间列②等位置处b和d型的分类摸索

1)、首先,4列的棋盘,按照按照大方块所处的位置,将左2列、中2列、右2列,称之为左部分、中间部分和右部分。如图33.16-1。

2)、现在以左部分或右部分中的横长条方块、或竖长条方块、或小方块、或空格的个数,或任意组合的个数,如横长条方块与竖长条方块个数之和;然后选与个数有关的关键词“多”或“少”。如大方块在②、⑥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布局,则可以定义左、右部分中哪部分的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d型);大方块在⑩、⑭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布局,则可以定义为哪部分的竖长条方块多的为p型(或q型)。

因为涉及到左部分和右部分,个数的多或少,又涉及到大方块在②、⑥位置处布局的b型(或d型),大方块在⑩、⑭位置处布局的p型(或q型),其组合如下表33.16-1。

表中,1A和1B,是相对的,正好适合左右镜像布局。2A和2B也一样,也适合一对左右镜像的布局。因为从左到右,则以左为先;再考虑到b在d之前、p在q之前,为了减少是左部分或右部分,方块多或少以及是b型或d型,p型或q型中的选择,所以对大方块在②、⑥位置处的布局,则左部分“多”的定义为b型;大方块在⑩、⑭位置处的布局“多”的定义为p型。

如“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与之对应的则是“右部分竖长条方块少的为d型或q型”。当然,现在以“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为主了。

其他的如以横长条方块的个数等等类似。

问题是,会出现:在左部分和右部分个数相同的情况时,b~d型或p~q型的分类困难。

3)、因为在0、2、4横式中,有5、3、1奇数的竖长条方块,奇数的竖长条方块放置在偶数的列中,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如大方块在②、⑥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布局,左部分中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大方块在⑩、⑭位置处的布局,竖长条方块多的为p型。这样,也就很容易得到b型或p型布局的镜像布局的是d型或q型了。如图33.16-2。

4)、当1个横长条方块在行中放置时,有3种类型,如图33.16-3。

除了横长条方块在左2列或右2列中时,哪部分横长条方块多是很明显的。但当横长条方块位于中间列时,就出现在左、右两部分中横长条方块均分的情况了。

在保证大方块在中间列的前提下,2~5个横长条方块时,就是在1个横长条方块放置的基础的横长条方块的各种组合方式。如2横式大方块在⑭位置处时,2个横长条方块的放置方式,包含但不限以下几种方式,如图33.16-4。

5)、在1、3、5横式中,分别有4、2、0个竖长条方块,最明显的是在当横长条方块对称放置,竖长条方块在左、右两部分中均分时的情况,此时“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的方法就失效,布局分类就困难。更何况5横式中还不存在竖长条方块。如图33.16-5。

6)、当然,在1、3横式中如果单纯的实现“竖长条方块在左、右两部分中均分”的目标,则横长条方块的放置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上述举例的横长条方块对称放置时,还能实现左右两部分的竖、横长条方块都被均分的现象。

而有些布局中的横长条方块不对称放置,还有横长条方块对称的与不对称的组合放置等方式,也能实现左右两部分的竖长条方块被均分的情况。如图33.16-6。

7)、当“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的方法对1、3、5横式失效时,是否可以利用另起炉灶,如用“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

1、3、5横式中的后两个3、5中,可以分为(2+1)和(4+1),包括了2、4横式。这样,从2横式到5横式,其中的2个和4个横长条方块,可以在左、右两部分中均分,均分时横长条方块可以在相同行中对称放置也可以在不同行中不对称放置等组合,但1、3、5中总有1个横长条方块是放置在中间列中,如图33.16-7。

这样,就又会出现在左、右两部分中横长条方块均分的情况了,因为横长条方块均分所以没有哪一部分中的横长条方块占多数了。此时的布局也就无法进行b~d型或p~q型的分类。说明用“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对1、3、5横式也是失效的。

8)、当然,在5横式中,因为没有竖长条方块而只有5个横长条方块,当横长条方块不是对称放置时并且大方块放置在中间列处,是可以根据“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进行b~d型或p~q型的分类。如图33.16-8。

图中,布局215222214151,左部分右3个横长条方块,大方块在⑭位置,所以是p型,而与布局215222214151成左右镜像的布局512222214115,自然就是q型了。

9)、当“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和“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的方法对1、3、5横式失效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多的为b型或p型”的方法?

其实,如下图,在1、3、5横式的布局中,每个布局中左右两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分别是相同的,说明此方法仍然是失效的。如图33.16-9。

10)、另外,在1~4横式的传统华容道布局中,因为同时有横和竖长条方块,“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和“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以及与“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多的为b型或p型”三个判断方法有时也不一定一致。

(10.1)、“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和“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则如下图,相同的布局,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如图33.16-10。

(10.2)、而如果以“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与“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多的为b型或p型”,则如下图,相同的布局,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或无法判断,如图33.16-11。

(10.3)、而如果以“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与“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多的为b型或p型”,则如下图,相同的布局,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或无法判断,如图33.16-12。

综上,对0、2、4横式中,在“左部分竖长条方块多的为b型或p型”和“左部分横长条方块和竖长条方块之和多的为b型或p型”的两种判断依据中,两者都有缺陷,但后者还比较繁杂,还是取竖长条方块个数比较简单。

以上方法,虽然相对比较单一,但都不能完全解决大方块在中间列布局的b~d型或p~q型的分类问题。

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关注!本系列文章内容的分享,仅用于技术交流,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