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66条命,换来一句“谢谢”,转头就被扔进印度洋。1960年代,达累斯萨拉姆的码头天天堵得跟早高峰一样,铜矿、棉花、咖啡全得靠卡车往南非送,过路费贵得吓人。西方国家耸耸肩:太远、太苦、不挣钱。中国把图纸拍桌上:我们干。五年后,1860公里的铁轨像一条黑龙爬过裂谷、沼泽、原始林,1975年通车那天,赞比亚的铜锭第一次不用看南非脸色就出海。66名中国工人永远留在那片红土,墓碑朝着印度洋。坦桑尼亚人当时说:以后中国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谁能想到,四十年后,同样一幕又重演,只是结局被改得面目全非。
2013年,老总统基奎特想复制传奇,把巴加莫约港从蓝图抠出来。位置离首都75公里,天然深水,图纸上的集装箱一年能吞掉2000万只,背后还挂着一个工业园。100亿美元,中国公司包干,99年经营权,10万个饭碗眼看要端稳。2015年3月挖土机刚哼哧哼哧启动,10月马古富力上台,一句“合同不公”,机器瞬间熄火。
马古富力这人,小时候放牛,长大教化学,混到公共工程部长,2015年靠58.46%的选票冲进总统府。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任签的合同翻个底朝天,专挑中国项目下手。2018年公开骂“99年等于卖国”,2019年6月干脆撕合同,说报价灌水。现场的中方工程师被请去喝咖啡,设备扔在海边生锈,海风一吹,铁锈味飘进总统府,像一记耳光。
他转身去抱英国人大腿。英国公司拍胸脯:我们只要30亿,三分之一价格!日本人也不甘示弱,跨海大桥模型往桌上一摆,LED灯闪瞎眼。马古富力在电视里挥手:看,这才叫朋友。西方媒体跟着起哄,《经济学人》写“中国债务陷阱”,《纽约时报》配图一艘巨轮挂着锁链,好像下一秒就要把坦桑尼亚拖进海底。总统府里的幕僚举杯,感觉胜利在望。
可惜牛皮吹早了。英国人一勘测,预算从30亿飙到80亿,报告厚得像砖头,却没人敢签字。日本人的跨海桥更惨,海水一泡,桩基检测直接裂成麻花。2020年疫情一巴掌扇过来,英国资本撤得比台风还快,工地只剩几只狒狒在钢筋上蹦迪。GDP增速从7%跌到2%,失业率冲到18%,国际评级掉到CCC+,外资跑得干干净净。马古富力想嘴硬,可国内物价涨得比心跳还快,达累斯萨拉姆街头的出租车司机都在骂娘。
2021年3月17日,马古富力心脏病突发,61岁,总统府的灯一夜没熄。继任的女总统哈桑硬着头皮收拾烂摊子,发现兜里比脸还干净。7月,她悄悄派代表团飞北京,把99年改成33年,坦桑尼亚股份涨到35%,还附赠税务大礼包。中国损失了14亿前期投入,还是点头。2025年2月,港务局跟中国、埃及、沙特公司重新签备忘录,22亿先令启动资金到账,挖泥船终于又动起来。
同一块地,同一批图纸,十年绕了个大圈。66座墓碑还在,海风年年扫过,仿佛在问:早干嘛去了?
非洲兄弟该明白,没有谁能白给晚餐。英国报价低,那是没算完账;日本图纸炫,那是没泡过海水。中国也不是慈善家,人家要回本,但至少把路铺好、把桥搭牢。马古富力信了“西方更良心”,结果被现实打脸;哈桑低头重来,港口才又听见机器声。
坦赞铁路现在每天还跑货车,哐当哐当穿过草原,像在给后人上课:谁真干活,谁只耍嘴。巴加莫约港要是2019年不停工,今年可能已经吞掉第一批2000万只集装箱,年轻人的饭碗早端稳了。
故事讲到这儿,只剩一句:下一次签合同,是先听媒体骂,还是先低头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