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一条消息引发了全球关注:日本一架搭载10名自卫队员的直升机在宫古岛附近失事,机上所有人都未找到,包括新任的师团长坂本雄一中将。
当时,事发的地点附近海域正是中国海军山东舰编队进行训练的区域。
这一消息一传开,大家都悬着一颗心,生怕出什么意外。
要知道啊,过去日本可是总喜欢借着这种事儿大做文章,甚至不排除挑起战事。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日本政府的回应可真是出乎意料。
日本防卫大臣亲自出面表态,强调这完全是自家飞机出了问题,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态度非常坚决。
这事挺不寻常的,以前那个只要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把责任推给中国,甚至因为一个士兵“失踪”就要动武的日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明事理”了呢?
1.
回到193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卢沟桥的平静被一阵不同寻常的喧闹声打断。
日军说他们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在演习里“失踪”了,还无耍赖地要求进入宛平城查个究竟。
这要求纯属荒唐至极,宛平城可是咱中国的领土,怎么能让日军随意进出呢?
不过,日军一点也不听话,硬是不理中方的严正拒绝,毫不客气地开战了。坦克的隆隆声、枪炮的火光一下子打破了北平的平静。
其实,后来志村菊次郎自己回到队伍里了,可是日军却对这个事儿觉得毫无干系似的,一点反应都没有。
早就谋划好了,这所谓的“士兵失踪”不过是他们用来点燃侵略战争的一个借口罢了。
这次叫“七七事变”的事儿,真正想把火药桶点着一样,引发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在之后那漫长而阴暗的岁月里,中国大地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三千多万同胞在这场战火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山河受尽摧残,满眼疮痍。
那会儿的日本,为什么会如此嚣张跋扈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发现当时中国的国力薄弱,军事装备和实力远远比不过他们。
在他们看来,中国像是一块待宰的肥肉,坚信中国既不敢反抗,也没有能力抵抗。
就像强盗闯进手无寸铁的人家里,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胡乱抢夺和破坏。
在那一个以实力为王的年代,差距实在太大,导致中国经历了空前的耻辱和痛苦。
像这样的耻辱,还不止一次发生过。
1934年,日本驻南京的副领事藏本英明玩起了“失踪”的把戏。
日本人立马把责任往中国身上推,说是中国人“绑架”了藏本英明,顿时在国内引起一片喧哗,众怒四起。
日本的军舰快速驶到下关江面,态度十分紧张,仿佛随时准备开战,战争的阴影立刻笼罩在中国的头顶。
事实最终揭露,原来藏本先生之所以避开任务,是因为他不愿意执行上级交代的“自杀嫁祸”指令,才偷偷藏进了紫金山。
这明显是一场由日本自己策划、导演、演出的闹剧,目的是为了找借口,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犯。
2.
从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迅速沦陷,再到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近代的历史一路走来,满是血泪和屈辱。
这些事情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挺现实的道理:要是一个国家实力不够强,那在国际上,它的一切都可能被别人拿来当借口动手侵略。
如果一味退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和平效果,反而会让侵略者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觉得这个国家软弱无抵抗力,敢于得寸进尺。
在那个由强权掌控的国际“牌局”上,中国手中的牌不够有分量,只能无奈地看着日本等列强随心所欲地出牌。
靠着“士兵失踪”这些匪夷所思的借口,他们肆无忌惮地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弄得中国的和平局面一团糟。
这段历史,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得每个中国人的心都疼得厉害,也让我们明白了:
要是不想挨打,就得把自己练得更壮一些,变成那种让别国都不敢随便惹的小巨人。
咱们再聊聊2023年那次黑鹰直升机坠毁的事儿。
你瞅瞅,日本这次为什么不愿意再提以前的事情,把“士兵失踪”这档子事拿出来大肆渲染,还借机对咱们中国指责挑衅呢?
原因说白了,就那么一回事,实在又挺实际。
当中国海军的山东舰航母编队在那片海域悠闲航行时,日本只得掂量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强。
现在的中国海军,早就不是百年前那个在列强炮火下毫无反抗之力的小团体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了先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航母编队也慢慢组建起了相当强大的作战能力。
这些军舰不仅装备挺扎实,而且还能在远洋海域完成各种任务,有效保障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
中国空军的战力也相当厉害,现代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什么的都挺齐全的,空中作战水平大大提升了。
中国火箭军更是以“东风快递,使命必达”闻名,手中那些先进的导弹能对任何敢来挑衅的敌人实现精准打击,威慑力十足。
这份战力啊,平时虽不张扬,但就像一座沉默不语的大山,那股威慑力可是真不容小觑。
它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在对中国动歪脑筋时,不得不慎重考虑再三。
这次日本官方匆忙出来解释直升机坠毁的事跟中国没有关系,说白了也就是想给国际社会各说法,不如说是在给国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右翼势力打个预防针:
现在这个年代不一样啦,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副模样了,用过去那套老套路来对付中国,恐怕只会自己吃亏罢了。
3.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中国要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军事装备,比如航母、先进的战机和导弹?难不成是为了称霸全球,挑起战争?
答案其实并不是这么个意思。
中国发展军力的唯一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达到“不需动用”武力的境界,旨在维护和平。
法国前任总统希拉克曾经提起过这样一件事。
那会儿,卡扎菲手里拿着一份中文版的核武器说明书,在联合国大会上当众批评中国搞核扩散,闹得哗然一片。
没想到,美国这次居然挺身而出,为中国说话,强调中文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巴基斯坦用中文写说明书也没啥奇怪的。
其实,美国对中国并不是突然变好,他们维护的,更多的是靠强大实力撑起来的国际秩序。
跟这个一对比,伊拉克就显得截然不同啦。
那时候,美国只用了一小瓶“洗衣粉”就编出个借口,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结果让这个国家陷入了长时间的战火和动荡不安。
伊拉克没有强有力的国力去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只能成了大国政治中的牺牲品。
虽然现在全球提倡和平与发展,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弱者靠强者吃饭的丛林规则。
当然,道德和正义挺重要的,不过,要是真没有坚实的实力作为后盾,面对那些强权的时候,这些好心的想法往往扛不住考验。
当歼-20战斗机在蔚蓝的天际划过怒吼,东风导弹精准锁定目标,航母编队在浩瀚海面上破浪前行,这些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现,更是中国民族自信心的坚定体现。
它们向全球传达了一个信号:曾经只因一个士兵失踪就能引发全面战争的日子,已经成了过去式,不再回来。